【热点链接】
1.2023 年 1 月,一位 24 岁的女研究生因染粉红色头发而遭受网暴,不堪网络压力的她抑郁而终;2 月,网红“管管”在遭到长达半年多的网暴后喝农药自杀;不久前,武汉一位19刚刚经历丧子之痛的母亲坠楼身亡,生前她也曾遭遇网暴……如今,网暴已经成为一个曝光率越来越高的词,一条短短的不实“爆料”、一幅张冠李戴的照片、一句随口而出的“玩笑”,经过网络“扩音”,就可能在网络上掀起大浪,动辄让人“社死”。
2.近年来,网络暴力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也会受到网络暴力的影响。《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及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在 12岁以下及 12-18 岁未成年人群体中,称在自己身边网络暴力多发的比例均超过了一成(“非常多”和“比较多”),分别达 15.84%和 12.29%;另外,分别有 15.84%的 12 岁以下未成年人和 22.83%的 12-18 岁未成年人表示偶尔会遇到网络暴力行为。比较而言,12 岁以下未成年人没有遭遇到网络暴力的比例更高(50.50%),比 12 岁以上未成年人(40.51%)高近10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至少有超过半数的未成年人遭遇网络暴力。
【政策理论】
1.背景
互联网、自媒体时代,广大网民获得了更多元化、更便捷的表达渠道,实现了言论自由。但与此同时,也滋生了随处可见的情绪宣泄和肆无忌惮的网络暴力,比如针对他人肆意辱骂、造谣、侵犯隐私,导致他人“社会性死亡”,甚至产生抑郁、自杀等不可逆的可怕后果。网络暴力行为违背了公序良俗的底线,触犯了法律的红线,侵犯当事人的相关权利,严重干扰网络秩序,污染网络空间,是新时代的网络“毒瘤”。
2.危害
(1)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未成年人本应处于健康、多元的生长环境,但随处可见的网络暴力行为却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情绪、学习、社会关系、身体状况,比如出现低落、抑郁、暴躁、易怒、封闭等情绪。长此以往不仅影响未成年人群体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降低判断是非黑白的能力等。
(2)影响当事人正常工作生活。网络施暴者往往在没有得知全部真相的情况下就随意造谣,导致被网暴的当事人名誉受损,而且正常的工作生活也难以持续下去,甚至很多人不堪重压而选择结束生命。
(3)破坏网络空间清朗化,不利于网络强国的建设。据统计,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 10.67 亿。而随着大规模的网民活跃于网络空间,网络暴力行为也与日俱增。比如通过散布谣言、随意辱骂、披露隐私、恶意攻击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甚至很多网暴行为还延伸到了线下生活中。诸如此种网暴行为严重破坏了网络生态,使整个网络空间充满戾气与负能量,不利于我们发展绿色上网空间,更不利于网络强国的建设。
3.原因
(1)网络空间的特点。网络具有隐蔽性、开放性、群体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无形中为网暴行为的滋生、发展乃至到如今难以根治继而成为公共管理的顽疾之一提供了温床。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让施暴者存有侥幸心理,将“法不责众”奉为圭臬而更加肆意妄为随心所欲。
(2)维权难。网络暴力行为虽然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但是由于网暴行为都发生在网络这种虚拟空间中,而且普通公民缺乏调查取证能力,再加上网暴信息一经传播便快速蔓延发酵,当事人想要收集证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成本,这些都会导致被网暴当事人的维权成本比较高。
(3)法律法规在互联网治理中存在短板。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法律法规制度的强制执行才有可能彻底治理网暴这一顽疾。但遗憾的是,目前有关网络暴力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统一,更多是散见于刑法、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当中。这会导致在治理网络暴力行为时力不从心,有法却不可依,执法而不够精准,更会助长施暴者钻营法律法规的空子。
(4)平台主体责任缺位。某些互联网平台热衷于蹭热度、流量至上,对于苗头初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仅视而不见反而有意纵容,更没有履行平台应有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监督义务,甚至故意利用网络热点话题“带节奏”误导不明真相的广大网民。
4.对策
(1)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针对网络暴力施暴者存在的“法不责众”侥幸心理以及广大网民的跟风从众行为,需要通过开展常态化的网络完全教育工作以此来倡导文明上网,从而纠正施暴者的错误倾向以及网民们盲目从众的错误行为。
(2)提高维权效率。针对广大受害者在维权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比如取证难、难以界定责任主体等,公权力部门要积极收集证据,畅通举报、维权渠道,鼓励广大网民用户监督举报网暴行为,努力实现发现一起、举报一起、处理一起。
(3)完善关于治理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要将人性的弱点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只有坚持严格执法惩治网络暴力行为才能最大程度上治理网络暴力,还广大网民一个清朗健康的上网空间。因此我们要整合法制力量,明确界定网络暴力行为的法律红线,对于网络暴力行为零容忍,实施高压围剿并依法从严整治。而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给我们很好的示范,我们要将相关法律法规落实、落细 、落小,发挥法律法规的应有作用。
(4)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净化网络空间,互联网平台应首当其冲。互联网平台要有较21强的网络服务意识,发挥监督作用,科学合理设置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将网络暴力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要积极配合公诉部门开展工作,比如取证调查等。
【知识运用】
1.从杭州某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到 24 岁“粉发”女研究生被网暴离世,再到武汉痛失爱子的母亲坠楼身亡,生前也遭遇网暴……在互联网时代,不少无辜的人都成为网暴受害者。针对发生在网络空间的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一系列网络暴力违法犯罪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据此,你单位内部打算开展一次“抵制网暴,从我做起”的宣传教育活动,领导交给你负责,你会如何开展?
3. 小李是你的好朋友,最近因为参与某热点话题的讨论,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言论而被网暴,导致小李情绪低落且严重影响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作为小李的好朋友,你将如何劝说他走出低谷,请现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