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在入户了解民情、民意讨论会上,抱怨工作量大,一开始就有了畏难情绪,你怎么劝说?请现场模拟。
各位,现在我来讲讲我对这次入户调研工作的想法吧。
我们这次入户走访调研,是为了了解小区老人的养老服务情况的。这次入户走访的小区中,老人的比例还是很大的,有将近 50%的户数都是老人,40%左右的家庭是老人小孩多代同堂的,剩下的 10%是租户。因为很多老人是不会用手机等智能设备的,微信和电话往往难以联系,确实需要入户联系,我个人也觉得入户走访工作量很大,我们的工作会很繁重。大家还记得我们上一次去花园小区入户走访调研的情况吗?我可是记忆犹新啊!小区没电梯,要爬 10 层楼!可把我们累坏了!有的居民不在家,有的居民还不给我们开门,开了门报个身份,“咣”就把门关上了,哈哈哈!这样吃闭门羹确实确实挺累的。回这个小区有 1000户,足足比上次多了 500 户,累是肯定累的嘛。不过,我有个主意啊,咱们优化一下工作方案去落实,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吧。我来讲讲我的方案修改意见。
首先,我来提一下分组方面的意见。我们分成五组,一组负责 200 户。张哥,王姐啊,我知道你俩呢腿脚不便,最近下雨,膝盖也许会有点疼吧,上楼入户会很难受,这样吧,前面 1-10 栋是有电梯的,楼层也比较低,您两位负责有电梯的楼栋如何。11 到 30 栋电梯楼的小高层,分别由第二、第三组负责。后面的 20 栋没有电梯的老洋房,我带领新来的小李小刘小何去吧。大家觉得这个分组怎么样呢,也听听大家的意见吧。
第二个方面,我认为可以优化我们的调研工作时间。我们建议就目前手头上以前年度调研的信息先做一下筛选,看看哪一户住户是有老人的,哪一户住户只有年轻人,再根据情况去安排入户走访时间。有老人的居民户,我们白天十点到下午五点的时间入户走访,只有年轻人或租户的居民户,选择晚上七点钟以后的时间再去入户了解情况。这样就不容易吃闭门羹了,大家觉得怎么样?
第三,我觉得我们也可以优化我们调研方式。调研前,我们先联系社区物业,让他们提前帮我们在居民业主群、社区微信公众号、楼底公告栏发入户调研通知,让居民能了解并配合入户调研。如果有的人家走了两遍,总遇不着人,我们可以用替代的调研方式,比如电话联系户主来进行调研。如果电话也打不通,我们可以在居民家门口张贴我们的调研通知,附上调研的二维码让他填写电子问卷,这样也能够尽可能多收集信息。
第四,我觉得我们数据收集的比例也可以进行调整。为减轻大家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 率,结合该社区的情况,针对养老服务的调研,我认为我们不需要达到 90%的数据收集率,所以我这里建议,领导,我们调整一下数据收集目标,入户率能达到 80%即可,有效问卷比率,我觉得能达到 50%就可以了,领导和各位同事觉得怎么样?
好的,我的意见表达完了,下面到小李发言了,请小李来谈谈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