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行测

首页 > 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代词

华图教育 | 2024-07-19 15:48

收藏

  一、 标志

  这、 其、 此、 前者、 后者……

  二、 应用

  1. 代词主要适用于找重点句题型: 主旨、 意图、 标题。 代词通常出现在文段末尾, 指代前文宏观内容, 由代词引出文段的主旨句。

  2. 话题一致。 适用题型: 词句理解、 语句填空、 语句排序、 逻辑填空。

  3. 除了话题一致原则之外, 在排序题中代词指代不明的句子一般不置于首句, 也可通过代词对句子进行捆绑。

  例题

  【例 1】 通过获得卫星和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来计算用户位置的, 而距离等于传播时间乘以光速, 因此, 精确的距离测量实际上就是精确的时间测量。 没有高精度的时频, 卫星定位系统就不可能实现高精度的定位。 所谓失之毫 “秒” 谬以千里, 这正是原子钟的地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大显身手

  B. 牛刀小试

  C. 脱颖而出

  D. 无往不利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分析语境。 空前出现指代词 “这”, 根据就近原则可知, 指代对象为 “没有高精度的时频, 卫星定位系统就不可能实现高精度的定位。 所谓失之毫‘秒’ 谬以千里”, 强调时间测量的重要性, 故该空应表达原子钟可以在时间测量方面发挥作用的意思。

  第二步, 对比选项。 A 项 “大显身手” 指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 发挥出作用, 符合语境。 B 项 “牛刀小试” 比喻有很大的本领, 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 “大和小” 在原文无从体现, 排除; C 项 “脱颖而出” 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侧重在群体中显露出来, 文段在并无 “比较” 的含义, 排除; D 项 “无往不利” 指不论到哪里, 没有不顺利的, 在各处都行得通, 办得成, 程度过重, 排除。

  因此, 选择 A 选项。

  【例 2】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 尽管我国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不断下降, 但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推进, 制度创新成果显著。 我国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主要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土地经营权流转形成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由农户拥有的承包权派生出租、 转包、 入股等方式, 让第三方分享其经营权; 二是土地经营权不流转, 农户将田间作业环节托转给新的服务主体, 形成服务的适度规模经营。 这两种方式都形成了新条件下土地农户承包经营权的共享, 为小农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找

  到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土地经营权的制度创新促进了农业发展

  B. 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要把握好尺度和范围

  C. 经营权共享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核心特征

  D. 农业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土地权属的制度创新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分析文段。 文段首句通过转折关联词 “尽管……但” 引出话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接下来并列列举了我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两种主要方式。 最后一句话用指代词 “这” 总结了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 即都形成了土地农户承包经营权的共享。 文段为 “分—总” 结构, 重点在尾句, 作者意在说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核心特征是经营权共享。

  第二步, 对比选项。 C 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归纳概括, 符合作者意图。

  因此, 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 “土地经营权的制度创新” 表述不明确, 没有提到 “经营权共享”, 且 “促进农业发展” 文段未提及。 B 项: “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只是一种方式, 表述片面。 D 项: “农业专业化” 文段未提及, 且 “土地权属” 与原文话题不一致。

  【例 3】 对于生活在浅海的硬骨鱼类来说, 鱼鳔非常重要, 可以帮助其调整浮力, 从而实现上浮或下潜。 但是对于深海鱼来说, 充满气的鱼鳔像是脆弱的气球, 在外部巨大水压的挤压下, 会炸成碎片。 因此, 很多深海鱼在进化过程中 “舍弃” 了鱼鳔这个 “危险” 的部件, 转而依靠某些脂类提供浮力。 相比于浅海中的鱼, 深海鱼的骨骼和肌肉含量都比较少, 脂质和胶质相对较多。 此外, 深海鱼骨骼中软骨的比例也远高于浅海鱼。 对于深海鱼来说, 这些都是为了适应深海生活所作出的必要的 “妥协”。 毕竟相比于骨骼和肌肉, 脂质和胶质能更好地帮助鱼类对抗巨大的压力。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深海鱼竟是 “软骨头”

  B. 精通以柔克刚的深海鱼

  C. 深海压力, 无法承受之痛

  D. 抗压, 从鱼鳔的 “断舍离” 开始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分析文段。 文段前三句在说明为什么很多深海鱼在进化的过程中“舍弃” 了鱼鳔, 第四句、 第五句说明了深海鱼的骨骼、 肌肉、 软骨等为什么与浅海鱼不同。 第六句进行总结, 这些都是为了对抗深海巨压所作出的必要的 “妥协”。 文段重点在强调深海鱼为适应深海巨大的压力做出的一系列进化。

  第二步, 对比选项。 D 项最符合要求, “抗压” 对应深海鱼进化的目的, “从鱼鳔的 ‘断舍离’ 开始” 对应深海鱼做出的一系列进化。 A 项 “软骨头” 片面, 涵盖不了前面的 “舍弃鱼鳔” 排除。 B 项 “以柔克刚” 文中无从体现, 排除。 C 项 “无法承受”, 与文段相悖, 排除。因此, 选择 D 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