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选调生备考资料

首页 > 宁夏选调生考试 > 备考资料

2025宁夏选调生面试热点:“小西天、哀牢山”出圈 县域旅游成为大赢家

华图教育 | 2024-12-26 09:44

收藏

  【热点链接】

  1.2024 年“十一”假期,《黑神话悟空》带火的山西临汾小西天景区旅游热度同比上涨超过 20 倍。隰县文旅部门在节中发布《再致小西天广大天命人的一封信》,通过提供免费摆渡车,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区等措施便利游客出行,同时也呼吁游客共同呵护和传承文保建筑。无独有偶,云南哀牢山是另一个假期爆火的小众景区。大量游客通过短视频博主的分享了解了哀牢山,并在假期驾车前往。

  2.多个 OTA 平台国庆假期出行数据显示,三线及以下市县成为不可忽略文旅新势力。《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携程、去哪儿、同程旅行等多家平台数据发现,与 2023 年兴起小城游不同,县域成为新兴消费力量表现在更多方面:一边是更多旅行者探索县域小众目的地;另外,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出游消费增长迅速。

  【政策理论】

  1.背景

  县域旅游走热,有政策加力支持,也得益于我国县域旅游目的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商务部等 9 部门发布《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吸引市民下乡消费;文化和旅游部推出 1597 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各地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优化配套设施,打造更丰富的旅游新供给。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韩元军表示,县域旅游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配套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出游体验。另一方面要注重挖掘自身特色,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做好差异化、个性化文章,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独特优势。同时与地域相邻、特色相近的县区联手,串珠成链,做大区域优势。

  2.意义

  (1)经济意义

  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县域旅游的发展能够直接带动当地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等相关行业的繁荣,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旅游业的兴旺,可以增加县域的财政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优化产业结构:县域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扶植和鼓励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逐步减少对第一、二产业的依赖,实现县域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县域旅游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可以促进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要素的双向流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2)社会意义

  提升居民幸福感:县域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就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旅游业的繁荣也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交流和社交机会,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县域旅游通常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紧密相连。通过旅游活动,可以展示和传承县域的文化遗产,同时激发文化创新的活力,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

  (3)环境意义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县域旅游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当地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因此,在发展县域旅游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环保措施和生态修复工作,可以推动县域的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县域旅游的发展可以推动当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通过挖掘和整合县域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可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实现资源的最大化

  利用。

  (4)旅游意义

  提供丰富旅游体验:县域旅游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于大都市的宁静与魅力,游客可以增长阅历、放松身心。

  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县域旅游的发展可以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和转型。通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可以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提高县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挑战

  (1)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2)配套服务不匹配:如公厕、停车位等配套服务设施改造提升跟不上,旅游高峰期常出现如厕难、停车难问题。

  (3)承载力有限:一些县域旅游目的地缺少应对游客大量涌入的应急管理能力,容易出现人员拥挤、交通拥堵等问题。

  (4)过度商业化:为打造网红景点,随意征收古村古镇的老房子进行改造甚至拆除,容易落入“千村一面”的窠臼,让老村镇过于商业化。

  (5)缺乏专业人才: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不足,影响游客的满意度。

  4.对策

  (1)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2)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加强旅游景区的规划和管理,提升景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确保游客的安全和顺畅。同时,提升公厕、停车位等配套服务设施。

  (3)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县域旅游目的地的应急管理能力,确保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安全。

  (4)保护本地特色: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注重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过度商业化,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5)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