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我国以黄海平均海平面起算。
2.等高线——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平距成反比,等高线平距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说明地面坡度越大;等高线平距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说明地面坡度愈小。等高线遇山脊线或山谷线应垂直相交,并改变方向。除遇悬崖等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相交。
三级阶梯
3.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4.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5.三级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分界线
6.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7.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四大高原
8.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雪山、湖泊、草地相间分布,冰川广布。水能、地热资源丰富,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物产:冬虫夏草、酥油茶、牦牛肉、青稞酒。
9.内蒙古高原——中国第二大高原;气候干燥,地势平坦,戈壁、沙漠、草原广布。
古称“瀚海”。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资源:煤、铁、稀土丰富,畜牧业发达,阴山岩画。
10.黄土高原——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易发泥石流灾害、旱涝灾害。典型地貌:塬、梁、峁、川。 资源:煤、石油、铝土丰富。
11.云贵高原——中国第四大高原;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民谚: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多发泥石流灾害、洪涝灾害。典型地貌:山原、盆地(坝子)、峡谷。喀斯特地貌,石林景观,地下暗河,梯田景观。资源:水力、生物、煤炭、有色金属。
四大盆地
12.塔里木盆地——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位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多蚀雅丹地貌。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光照条件好,热量丰富,盛产优质棉、瓜果。
13.准噶尔盆地——中国第二大盆地流经的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降水较多,农牧业发达,多风蚀地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及黄金等矿藏,克拉玛依油田位于盆地西部。
14.柴达木盆地——世界地势最高盆地,聚宝盆;富含盐、石油以及铅锌矿等金属矿藏。
15.四川盆地——紫色盆地,丰富的生物、水力资源和煤、铁、天然气、岩盐以及金属矿藏。盆地西北部为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
16.东北平原——又叫松辽平原,由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部分组成,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新中国成立后“北大荒”变“北大仓”。著名资源有:黑土地、粮食、石油(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吉林油田)。东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基地之一,是世界著名的玉米带。是丹顶鹤的繁殖地之一,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有“丹顶鹤之乡”之称。
17.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石油、铁矿等,有丰富的海盐。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
18.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纵横,湖泊众多,称为“水乡泽国”。丰富的有色金属矿藏,煤、铁等资源较多。盛产稻米、小麦、棉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