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试题资料

首页 >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5宁夏事业单位教师结构化面试模拟题之综合分析(九)

华图教育 | 2025-04-30 13:28

收藏

  一个少年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一等奖,但是被爆出他的父母是科研工作人员,并且多次参与比赛工作。针对这个事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对于一个少年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一等奖,但是被爆出他的父母是科研工作人员,并且多次参与比赛工作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一分为二地来看。

  首先,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是应该得到大大赞赏的,我们应该站在赞美的角度去看待此事。从客观上分析这一情况,少年既然能获奖,而且还是一等奖,说明少年的能力还是较强的。因为孩子父母也是科研工作人员,其受家庭环境影响,自幼接触相关科学知识,并形成了浓厚的科研兴趣,这就应该鼓励现在的青少年有这样的上进心和对科研的兴趣,至此作出更多的科研项目。

  其次,如果少年的科研成果,超出其认知水平,却被评委专家认定为原创成果并授奖,这难免会让有关奖项的严肃性遭遇质疑。或者是孩子根据自身科研兴趣选择了本课题,但是其父母进行了过度地指导,虽然少年也通过观察学习和亲自实验操作,获得了该项目主要实验数据,并基本掌握了该项目涉及的基础概念和研究方法,但这也存在欺骗的问题。这也表明,这起父母利用研究工作之便给儿子包装报奖成果,不仅给所有参赛者造成影响,也牵扯出科技创新大赛的公信力。而且作为科研人员,对孩子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是不对的,利用学术资源公然荫庇子女则是违规操作、损害社会公平。因此,无论调查还是溯责,都要严肃且彻底。为孩子包装科研成果,看似帮孩子,实则害孩子,给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也注定健康不起来。

  所以,为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才能真正发挥大赛激励青少年投身科研,培养科研兴趣的作用。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