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掌握知识的分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
A.体育中的动作技能B.化学中的反应方程式
C.历史中的人物、事件D.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2.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不会表现出( )。
A.害怕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B.对完成任务没有自信
C.遇到困难时仍能坚持D.采取拖延的方式来处理自己不想做的任务
3.教师要能地扮演各种职业角色并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接受专门的职业训练。其中( )的训练是为了使未来的教师形成对教师职业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以及由此而形成强烈的从业、敬业、乐业的动机。
A.意识B.知识
C.技能D.语言
4.尊重信任学生属于教师的( )。
A.基本任务B.基本准则
C.能力素养D.职业道德素养
5.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的是( )的遗忘理论解释。
A.干扰说B.同化说
C.动机说D.痕迹消退说
6.下列不属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是( )。
A.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B.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
C.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D.成熟与年龄特点
7.以下不属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具体体现的是( )。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D.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8.我们一般认为,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 )是智力的核心。
A.思维B.记忆力
C.创造力D.想象力
9.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是( )。
A.军事教育B.礼乐教育
C.科学知识教育D.文化知识教育
10.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指( )。
A.家长的义务B.学生的义务
C.的义务D.学校的义务
【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安德森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的具体操作。A选项属于程序性知识,故本题选A。
2.C
【解析】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低,往往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害怕困难的任务,缺乏信心,遇到困难时不能坚持,通常采用拖延的方式做自己不想做的任务。故本题选C。
3.A
【解析】教师训练的内容包括:意识、态度、知识、技能、品质。其中,教师的意识是指在教师头中形成的对于教师职业意义与价值,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以及由此形的从业、乐业的动机。故本题选A。
4.D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中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等。所以尊重信任学生属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故本题选D。
5.C
【解析】动机说(又称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题干中“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属于动机说。故本题选C。
6.B
【解析】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志向水平和价值观以及学生的焦虑程度。故本题选B。
7.D
【解析】新课改核心理念具体体现为:(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故本题选D。
8.A
【解析】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其中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故本题选A。
9.B
【解析】“六艺”的基本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为“六艺”的核心内容。故本题选B。
10.C
【解析】义务教育制度是以法律形式表达的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形式和方法方面的规程或活动准则。它是为了强制普及推广年限的教育而采取的规范体系及其运作机制。义务教育运作的规范体系具体可区分为主体规范和操作规范。义务教育的主体包括学生及其家长、学校和教师、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其他主体等。本题。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