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简述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意志品质。
9.【考查频度】☆☆☆☆
【参考答案】
意志品质是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也是衡量一个人意志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3)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4)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
(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6)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10.什么是性格?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
10.【考查频度】☆☆☆
【参考答案】
(1)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2)良好性格的培养措施如下:
①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②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③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o④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⑤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1.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11.【考查频度】☆☆☆
【参考答案】
气质和性格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
(2)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
(3)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表现在先。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出现比较晚。
(4)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具有道德评价含义,有优劣之分。
12.简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考查频度】☆☆
【参考答案】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及时反馈:
(7)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13.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3.【考查频度】☆☆☆☆☆
【参考答案】
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马斯洛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
(1)生理需要,是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等的需要。它是人的所有需要中最基本、最原始,也是最强有力的需要,是其他一切需要产生的基础:
(2)安全需要,是指希望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社交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是在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的对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两个方面:
(5)求知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
(6)审美需要,是指人由追求匀称、整齐、和谐、鲜艳、美丽等事物而引起的心理上的满足:
(7)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在上述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所谓“自我实现”,即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