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财政政策
1、含义: 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 使之与总供给相
适应的经济政策。
2、财政收入: 税、 利、 债、 费。
3、财政支出: 转移性支出、 消费性支出。
4、手段: 税收、 财政投资、 财政补贴、 财政信用。
(二) 货币政策
1、含义: 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2、手段: 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应用
1、经济萧条, 总需求不足, 价格低迷, 经济形势过冷→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 货币政策。
2、经济过度繁荣, 总需求过度, 价格高涨, 经济形势过热→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 缩性货币政策。
二、 易错诊断
如果遇到题干问 “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时, 意思有两层: 1、选出紧缩性财政政策; 2、选出根本就不是财政政策手段即货币政策。 所以在做这类题时有步骤, 首先看清题干问大家选的是财政手段还是货币手段, 如果是财政方面的, 先浏览选项将货币方面的选项排除, 再来判断剩下的确实能抑制通货膨胀还是加重通货膨胀。
三、 经典例题
(单选) 下列不属于我国在经济疲软时期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的是:
扩大政府开支, 增加预算支出规模
B 降低税收, 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
C 降低央行再贴现率
D 增加政府公债购买规模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本题考查经济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 再贴现率亦称 “重贴现率”。 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用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合格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行贴现时所支付的利率。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一种特别形式, 也是中央银行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货币政策而非财政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再贴现率以鼓励商业银行增加从中央银行的借款, 从而扩大放款规模, 增加货币供应量是扩张性政策, 但与题干不符。
因此, 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 在经济衰退时期, 通过发行国债, 增加财政支出, 可以刺激总需求增长, 降低失业率, 使经济尽快复苏。
B 项: 减税会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 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情况下, 扩大了社会总需求。 实行结构性的减税让利政策, 政府给企业减税, 企业给职工让利, 从而增加职工的收入, 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增加中低收入者的购买力, 就可以刺激消费, 拉动内需。
D 项: 在经济疲软和萧条时政府应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公债是政府为解决账户透支的问题而采取的借债。 政府可向社会的企业、 事业机构及个人借债, 向中央银行借债, 也可向国外借债。 所以, 可以将公债定义为国家或政府举借的债, 是指国家或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 采取信用的方式, 向国内外取得的债务。 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 增加政府公债购买规模是扩张性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