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DP 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 是目前最能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经济水平的一种指标。
1.地域概念。
2.是流量,不是存量。
3.是本期内生产的,不是销售的。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只计算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能计算过去生产的在这一时期内销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4.包括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劳务。经济生活中,很多部门出售的都是劳务,比如教育、卫生、旅游、家政服务等部门。
5.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使用的产品。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关键在于是否进入新的生产流程。
6.只有进入市场流通活动的产品与劳务才能计入。非市场的生产活动理论上虽然也创造了价值或增加了福利,(比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但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计入 GDP。
7.是“市场价值”,取决于物价水平的高低。
二、与 GDP 相关的概念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某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
终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
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二)GDP 平减指数
GDP 平减指数=名义 GDP/实际 GDP,GDP 平减指数可以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情况。
三、支出法核算 GDP
(一)定义
用支出法核算 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 GDP。支出法对应的是社会的总需求。支出法也叫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二)公式
GDP=C+I+G+(X-M)
1.居民个人的消费支出(C):是指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则不包括在内。
2.投资(I):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3.政府购买支出(G):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政府购买支出=政府支出-政府转移支付
4.净出口(NX):净出口=出口额(X)-进口额(M)。
四、收入法核算 GDP
(一)定义
收入法也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收入法。用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也是企业生产成本来核算的
GDP,收入法对应的是社会的总供给。
(二)公式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注意:
(1)工资包括酬金、津贴、福利费、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2)利息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及消费信贷利息。
(3)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利润等。
(4)利润是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租金的余额。
(5)租金包括出租土地、房屋、专利、版权等收入。
(6)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是企业成本,均应计入 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