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科长下乡调研“乡村公共服务建设”,科长和村委村干部在开座谈会,会议开始前科长要求你去场外调研一下,你会获取哪些信息,如何获取?
参考解析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会前的场外调研能够保证座谈会的效果,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现实依据。
在组织调研时,应该获取以下五个方面的信息:基础设施状况;公共服务设施;村民生活状况;环境保护与治理;政策落实情况。具体如下:
(1)基础设施状况。交通状况:观察乡村道路的状况,是否畅通、有无损毁。公用设施:可随机走访商铺、居民家中查看乡村的公共设施,如供水、供电、通讯等是否正常运作。
(2)公共服务设施。教育设施:了解学校、幼儿园等教育设施的建设情况,包括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医疗卫生:考察乡村卫生院或诊所的运行状况,了解村民就医的便捷程度。文化娱乐:观察乡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如图书馆、文化广场等是否满足村民需求。
(3)村民生活状况。住房条件:观察村民的住房条件,包括房屋结构、居住环境等。经济收入:与村民交流,了解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经济水平等。服务需求:询问村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对现有服务的满意度。
(4)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卫生:观察乡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生态保护:了解乡村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情况,是否存在破坏现象。
(5)政策落实情况。政策宣传:了解村民对乡村公共服务建设相关政策的知晓程度。政策执行:查看政策在乡村的具体落实情况,如扶贫项目、公共服务项目等。也可以在召开座谈会前,在来参会的干部群众中听取第一手的信息。
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以上信息:
首先我会先查阅相关资料。如政策文件和统计数据:查阅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乡村公共服务建设的政策文件,了解政策导向和具体要求。获取乡村的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统计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为调研提供数据支持。我会采用多种方式展开此次调研工作,比如:①实地观察,通过走访公共设施:我会亲自到乡村的学校、卫生院、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实地查看,查看环境状况:在乡村的道路上、田间地头、居民区等地方。②深度访谈,与村委干部交流:与村委干部进行深入交谈,了解他们对乡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看法、规划以及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③入户访谈村民:随机选择村民家庭进行入户访谈,与他们面对面交流。④观察日常生活:观察村民的日常生活,比如他们的出行方式、购物习惯、娱乐活动等,从而间接了解乡村公共服务的情况。
这些调研方式各有特点,可以相互补充,以确保获取的信息全面、准确。在调研过程中,我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式,并根据需要调整调研计划。同时,我也会注意保护村民的隐私和权益,确保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汇报给领导,为接下来的座谈会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