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关键在于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地要立足一域谋全局,落实好属地风险处置和维稳责任。风险处置过程中要坚决惩治腐败,严防道德风险。金融监管是系统工程,金融管理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都有相应职责,要加强监管协同,健全权责一致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严厉打击金融犯罪。(新华社北京 2024年 1月16 日电)
2.中共中央政治局 5月 27 日召开会议,审议《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 试行)》( 以下简称《规定》)。会议强调,要切实抓好《规定》 的贯彻落实,坚持严字当头,敢于较真碰硬,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金融领域树立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新华社北京 2024 年 5月 27 日电)
【政策理论】
1.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指出,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会议强调,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2024 年 4 月,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发表文章指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文章表示“以严密过硬监管保障金融稳定发展”,并提出必须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推动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动真碰硬、严密有效。
2.意义
(1)是重塑金融监管的政治任务。“长牙带刺”是从严监管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加强和重塑金融监管的紧迫任务,也是切实解决监管“宽松软”、部分领域监管有效性不足等问题的有效路径。我们必须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强监管、严监管,一贯到底、一严到底、一查到底,推动金融法治彰显,增强监管权威震慑。
(2) 是防控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当前金融领域各种矛
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严监管与防风险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如果缺乏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监管,风险就会四处蔓延。“长牙带刺”、严格执法有利于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力打击和及时阻断,将风险及时遏制在萌芽状态,抓早抓小,避免形成和累积为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3) 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手段。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违法违规行为就会花样翻新、屡禁不止,市场乱象也会不断涌现、层出不穷,甚至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危害金融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现象的发生。严格有效的金融监管是维护金融市场规范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从严高效的行政执法是传递监管政策导向、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预期、治理市场违法违规乱象的必要手段,也是体现为民监管宗旨、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内在要求。
(4) 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世界范围内来看,金融业的规范或者说安全和创新,是辩证统一和交替进行的。近十年来,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金融业回归本源,发挥其功能性,服务好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在这一发展阶段,全面加强金融监管,补齐制度短板、消除监管空白有其历史必然性。
3.对策
(1)持续推动监管制度完善。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做到“长牙带刺”,必须有制度作为保障。要全面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要着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加强对新领域、新问题的研究和立法,加快补齐监管制度短板。要推动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建立健全监管责任归属认领和兜底监管机制,真正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2) 严监严管资本市场。要针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等各领域、各主体、各环节,全面检视并加快补齐监管存在的短板弱项。瞪大眼睛,对问题机构、问题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对各类风险及早处置,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对重点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重点严打。特别是一些触碰底线的,比如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
(3)加强金融监管协同。加强监管协同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一行一局一会”之间的监管协同,重点在于政策、规则制定,省级以下是具体执行的协同;二是“一行一局一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行业监管部门在具体监管事项之间的协同;三是央地之间协同,尤其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牵头建立兜底监管机制在省区市落实上与省市区的金融工委、地方金融管理局之间的协同。
监管部门在对各自监管对象开展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关注市场发展动态,对“异军突起”的交易或金融产品保持谨慎,在认真研究商业模式的内涵基础上,在各部门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讨论,以便尽快识别风险点。一旦识别风险点,需迅速采取监管措施,对于本部门执法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障碍事先与能够给予支持的单位沟通,形成监管合力的铁拳头。
(4) 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坚守政治机关定位,强化行政处罚工作的政治引领。定期开展行政执法学习培训,完善“以干代训”工作机制,发挥好“人才库”资源作用,提升执法干部的法治水平,提升专业性和权威性。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增强依法监管、廉洁监管、审慎用权、公平执法等意识。修订行政处罚工作人员廉洁
自律工作规则,将廉政风险防控要求嵌入日常查处工作流程,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知识运用】
1. 习近平总书记对“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作出具体部署:“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关键在于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于“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谈谈你的理解。
2. 为持续提升领导干部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你单位计划面对金融机构负责人开展一次专题培训活动。领导交由你负责,你会如何组织?
3. 在金融监管过程中,你发现某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存在普遍的违规放贷行为,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你会怎么办?
4. 座谈会上,有一位金融机构负责人对你们部门最近采取的严格监管措施表示不满,并认为这影响了他们业务的正常开展。作为金融监管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你会怎么与其沟通?请现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