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1.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 万个,超额完成5.4 万个的年度目标任务。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城市更新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等陆续研究推进和实施城市更新,各地也纷纷加大政策出台力度。(2025 年2 月25日新华社报)
2.2月13日,记者从上海市发改委了解到,为全力推动一季度上海市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全力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势头,在延续一批、优化完善一批存量政策基础上,上海制定一批增量政策,以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政策举措主要包括8 个方面。8 个方面多项措施中,特别强调了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优化完善房地产政策,全面提速“两旧一村”改造和城市更新。(2025年2月25 日新闻晨报)
【政策理论】
1.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的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也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中央与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通过城市更新来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2.意义
(1)城市更新将为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创造条件。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通过增加绿地植被,能够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更新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等老化管道,能够增强城市的安全韧性;通过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能够使城市运行更高效;通过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能够延续城市文脉。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行动速度加快,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得到不断提升。
(2)推动产业升级,拉动内需增长。城市更新为产业升级提供了空间和契机。通过对老旧工业园区、商业区的改造,可以引入新的产业业态,如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同时,城市更新涉及大量的投资和消费,从基础设施建设、房屋改造到居民对新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的消费需求,都将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
(3)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建设公园、绿地、绿道等生态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通过更新改造,还可以对污水、垃圾等进行更好的处理和管理,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在城市更新
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等,有助于降低城市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4)传承城市文化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合理地规划和改造能够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许多老工业区或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使古老的文化得以延续,如上海的一些老建筑在更新后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增强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3.问题
(1)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难。在城市更新中,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街区可能会被拆除或改造,导致历史文化风貌遭到破坏,传统的文化记忆逐渐消失,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受到损害。
(2)资金短缺:城市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拆迁补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财政和银行贷款等,渠道相对单一,导致资金缺口较大,影响更新项目的推进。
(3)居民参与度低:城市更新决策过程中,居民往往缺乏充分的参与渠道和话语权,对更新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了解不足,导致居民对更新项目的认同感和支持度不高,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
(4)社会公平问题:城市更新可能会导致原住居民的居住成本上升,一些低收入群体可能无法承担更新后的住房费用,被迫搬离原居住地,造成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异加剧,影响社会公平和社区的和谐稳定。
(5)规划不合理:部分城市更新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功能布局,导致更新后的区域与周边环境不协调,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4.对策
(1)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建立完善的历史文化保护名录和法规体系,明确保护范围和标准,对历史建筑、文化街区等进行严格保护。在更新项目中,引入专业的文化遗产保护团队,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评估和规划,采用“微更新”等方式,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改造和利用。加强对公众的历史文化教育,增强保护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2)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城市更新专项资金,并通过发行专项债券等方式,为城市更新提供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PPP模式等,与企业合作开展城市更新项目,实现互利共赢。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如利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金融工具,盘活城市更新项目的存量资产,吸引更多资金投入。
(3)提高居民参与度。建立健全居民参与机制,在更新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等各个阶段,通过听证会、问卷调查、社区议事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开展社区教育和宣传活动,向居民普及城市更新的相关知识和政
策,让居民了解更新项目的意义和好处,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鼓励居民成立社区组织,参与更新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更新工作符合居民需求和利益。
(4)保障社会公平。在更新规划中,合理配置保障性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确保低收入群体能够享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便利和福利。对因城市更新而需要搬迁的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安置方式,如货币补偿、原地回迁、异地安置等,并给予合理的补偿和过渡支持。加强对城市更新过程中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保障居民的住房权益。
(5)优化更新规划。树立“多规合一”的理念,将城市更新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机结合,从整体上统筹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城市更新项目进行科学评估和模拟,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注重更新区域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交通、市政、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功能。
【知识运用】
1.近年来,从酝酿准备,到实施行动,再到不断深化,我国城市更新迈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城市更新关系城市面貌,“里子”则是生活品质的升级。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逾66%,城市发展逐步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优化阶段。加力推进城市更新,解决好“城市病”,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势在必行。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为了让群众更好地了解城市更新的意义,你所在的市政府部门计划开展一次宣传活动,能够有效向群众普及城市更新意义,提高群众对城市更新工作的支持度和参与度。现在领导 把任务交给你,你怎么组织?
3.你是某老旧小区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小区正在进行城市更新项目,其中包括安装电梯。然而,部分居民对安装电梯一事并不配合,他们认为安装电梯会影响房屋采光、通风,还担心电梯运行噪声大,并且觉得分摊的费用过高。现在,你要去拜访其中一户坚决反对的居民张大爷,尝试说服他支持电梯安装工作。请现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