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面试

首页 > 宁夏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面试

2025宁夏公务员面试热点:《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 年)》

华图教育 | 2025-04-10 10:07

收藏

  【热点链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 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提出,到2027 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 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2025 年1 月22 日新华社)

  【政策理论】

  1.背景

  2018 年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部署。从“十四五”开始,我国已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迫切需要出台新时期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对未来一段时期乡村振兴工作提出更加细致的要求,做出更为具体的安排和部署。

  2.意义

  (1)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科学指导和有力保障。该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细化部署了今后一段时间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实施开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有力保障。

  (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规划注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等措施,可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乡村治理体系,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和水平。

  (3)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27 年,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郊区乡村有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支撑。

  3.对策

  (1)健全完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涉农高等教育体系,优化提升职业教育,鼓励符合条件的村干部、农民等报考高职院校,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健全涉农培训体系,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实行按需培训。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农村数字人才、电商人才培育。

  (2)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地域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多样化特色种养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强化科技支撑、质量控制、产品营销,建设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基地。健全联农带农惠农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

  (3)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建立城乡优质公共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4)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5)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稳定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引导和规范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6)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强化监测和帮扶,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突出产业帮扶,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做好就业帮扶,稳定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让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有稳定的就业岗位。

  【知识运用】

  1.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 年)》,规划提出,到2027 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 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对此,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2.多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然而,在轰轰烈烈的建设浪潮之下,一些基层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尤为突出,如老龄化、低学历,观念滞后、缺乏活力,人才流失、后继乏人等,请你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3.2025 年1 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强调: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一切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特别要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据此,请你谈谈如何做好本地区旧城区改造工作?

  【评分要点】

  1.【评分要点】

  (1)明确表明自身立场态度,如当代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推动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2)分析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意义。如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科学指导和有力保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等等。

  (3)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全完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等。

  2.【评分要点】

  (1)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加强对青年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指导,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鼓励和引导青年入乡发展和就业创业,加强农业农村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培养,通过科技小院等形式,推动涉农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培养农技推广人才,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乡村公共服务和治理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和人才支撑项目,开展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加强农村法律人才和儿童服务人才培养。

  (2)完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涉农高等教育体系,优化提升职业教育,鼓励符合条件的村干部、农民等报考高职院校,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健全涉农培训体系,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实行按需培训。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农村数字人才、电商人才培育。

  (3)健全乡村人才保障机制。建立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支持返乡人员、退役军人、退休专家等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健全县域人才统筹使用制度,推动科技、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分级分类评价体系,引导各地实行职称评审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激励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做好返乡入乡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就业人员纳入涉农培训范围。

  3.【评分要点】

  (1)分析本地区旧城区改造意义。如城市更新关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的提升,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统筹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2)提出改造建议。要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的原则,建立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通过城市体检,查找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找出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并将这些问题作为更新改造的重点。

  (3)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如改善老旧住宅的居住条件,如加装电梯、提升保温隔热性能、优化给排水系统等,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设或升级社区公园、健身设施、儿童游乐区、养老服务中心等,满足“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同时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提升全民便利性。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