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试题资料

首页 >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5宁夏事业单位教师结构化面试模拟题之人际沟通(八)

华图教育 | 2025-04-30 14:38

收藏

  老师对于学生某某的偷窃行为感到不安,于是家访,对家长说“子不教父之过”,于是家长不开心了,说就是因为教不好才送去学校,现在学校自己教不好又怪家长,所以对于此事双方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对此如何看?

  [参考解析]

  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我觉得应该引发我们的重视,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家校没有做到共同协作。

  教育是具有一致性的,如果家长不配合老师、学校的教育工作,可能会出现5+2=0的情况,而且学生的不良行为已经出现,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会演变成严重的不良行为,最终导致学生走上犯罪道路,这位老师与家长沟通也没有选取恰当的方式,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这可能导致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愈演愈烈。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

  第一,净化社会风气,加大社会舆论,打压偷盗、抢劫等行为,对于违法乱纪的人员进行曝光,警醒每个人。

  第二,学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法制观念深入学生内心,也要为家长开展关于如何教育学生的课程,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例如到劳改所参观。

  第三,教师要做好启蒙工作,做到严慈相济,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多在班级中举正面的例子,潜移默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穿插法律知识,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

  第四,家长要尽量配合老师的工作,在生活中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层面的引导,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严加管教,扼杀在摇篮中。

  总之,不良行为的出现一定是某方面教育不到位,一定要加以重视,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一次不良行为的出现就戴有色眼镜看待他,作为老师,一定要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