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三支一扶备考资料

首页 > 宁夏三支一扶考试 > 备考资料

2024宁夏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常识

网络 | 2024-05-29 15:09

收藏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商品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条件 劳动产品
用于交换
属性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关系: 1.对立统一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社会属性)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二)价值量

影响因素 价值量 正反比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正比(劳动时间越长,商品的价值量越多)
社会劳动生产率 单位商品价值量 反比(效率越高,意味着所需时间越短,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低)
个别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无关
个别劳动生产率 单位商品价值量 无关

 

(三)剩余价值

提出者 马克思【一生两大发现:剩余价值和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来源 工人剩余劳动
产生阶段 生产过程
数量 剩余价值=利润
增加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 延长工作时间
相对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资本化 资本积累——结果:两级分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经济制度VS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 国有经济—主导地位
集体经济
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注:国家专有自然资源:矿藏、水流、城市的土地; 集体专有自然资源: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
多种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 前提:只存在于公有制企业; 形式:工资、奖金、津贴
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 管理要素
资本要素
技术要素
劳动力要素
土地要素
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 缺乏竞争,资源配置率低
市场经济 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 缺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二)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调节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三)国民收入分配

  内容
初次分配 国家收入(上缴国家的税金) 企业收入(企业基金) 劳动者个人收入(工资、劳动报酬)
再分配 税收(收入税、财产税等) 社会缴款(失业保险、退休保险、医疗保险计划) 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福利金,如失业金、退休金、抚恤金、医疗保险金等;社会救济金) 转移性支付(援助、捐助、会费缴纳)

 

(四)社会保障制度

类型 地位 形式
社会保险 基本纲领 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
社会救助 最低纲领 低保+救济金(弱势群体)
社会福利 最高纲领 福利机构
社会优抚 特殊纲领 军人+烈士家属
社会互助 补充纲领 慈善

 

三、宏观经济

(一)宏观调控

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总量指标

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GNP 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NNP 国民生产净值,GNP减去占生产中固定资产的消耗。
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一般,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通货膨胀。  我国目前采用CPI来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
恩格尔系数 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占比越大,说明国家越穷。
基尼系数 是反映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其值在0-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趋向不平等。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基尼系数达到0.6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赤字率 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即一定时期内财政赤字额与同期GDP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国际上评价一国财政赤字风险有两个指标:赤字率不超过3%,负债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不超过60%。
三驾马车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 供求机制
价格机制(核心)
竞争机制
风险机制
改变世界历史的四大著作 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1936英国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的建立,提出“看得见的手”VS“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国富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
达尔文《物种起源》
马克思《资本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即处理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

 

(二)货币

货币产生 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货币本质 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例:购物消费的现金
货币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 支付手段:“钱货不同时”。例:债务、租金、工资、赋税、分期付款、刷卡消费; 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比如美元。

 

(三)货币政策VS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含义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内容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调整利率、准备金率、贴现率 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相关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改变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
主体 中央银行直接制定 国家制定(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四、微观经济

(一)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不同 没有最低限制 没有最低限制
股东人数不同 2-50人 发起人为2-200人,成立后股东人数不得低于发起人数,但无上限
是否划分等额股份 不划分等额股份 划分等额股份
是否公开发行股票 不公开发行股票 可以公开发行股票
股权转让规定不同 股东转让股权须征得公司同意,并优先转让给原公司的股东 股票可以交易和转让
公司账目公布情况 一般不公开 在法定范围内公开
公司治理结构不同 较为简单 较为严格,一般包括股东大会、董事长、监事会、经理机构等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2.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公司住所。

 

(二)通货膨胀VS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实质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原因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危害 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利于出口) 物价下跌、货币升值(利于进口)
对策 控制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规模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三)需求和供给

1.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1)价格

2)偏好

3)收入

4)相关商品价格(替代品、互补品)

5)预期(买涨不买跌)

6)广告宣传

7)利率

 

2.需求法则

消费者的需求价格与需求数量是反向变动的:市场价格越高,需求数量越少;市场价格越低,需求数量越多。

 

(四)市场类型

市场类型 厂商数量 产品性质 典型部门 新厂商加入
完全竞争 很多 产品无差别 农产品 容易
垄断竞争 较多 产品有差别 轻工业 较易
寡头垄断 几家 产品有差别或无差别 重工业 不易
完全垄断 一家 产品有特点 公用事业 不可能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