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世袭制,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鸣条之战: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3.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战于牧野,击败商军,商亡,建立西周。
4.共和元年(公元前 841 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5.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间、越王勾践。
6.城濮之战:晋国退避三舍,大败楚国,晋文公成为霸主。
7.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8.桂陵之战:赵魏之战,齐国孙膑通过围魏救赵,大败魏军。
9.马陵之战:齐魏之战,齐军在马陵伏击魏军并将其歼灭。
10.长平之战:秦国大败赵国。此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
11.秦始皇统一:在公元前 221 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帝国。政治制度:(1)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至上。(2)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3)推行郡县制。
12.巨鹿之战:公元前 207 年,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
13.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14.汉武盛世:(1)行推恩令、盐铁令,政权、财政权集中于中央。(2)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3)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5.官渡之战:公元 200 年,曹操打败袁绍,北方统一。
16.赤壁之战:公元 208 年,孙刘联军打败曹操,三国鼎立格局初步形成。
17.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18.淝水之战:东晋谢安以少胜多大败前秦苻坚,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相关成语: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东山再起。
19.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以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20.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确立于隋朝。三省: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机构)。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
21.科举制:从隋朝(605 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 31 年(1905 年)废除,经历了 1300年。
22.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被称为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23.开元盛世: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24.安史之乱:公元 755-763 年发生的一场由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主导的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了唐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
25.陈桥兵变:公元 960 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
26.庆历新政:公元 1041—1048 年间,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范仲淹主持。主要内容:澄清吏治,高国强兵,厉行法治。结果:社会矛盾并未缓和,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冗兵资费更是加倍,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27.王安石变法:1069 年(北宋神宗),王安石推行新法,又称“熙宁变法”。颁布了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最终变法失败。
28.靖康之变:公元 1126-1127 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烧杀抢掠,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