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 GDP 为什么总大于国家 GDP?
【主要测评要素】 专业能力
【参考解析】
GDP 统计数据公布之后, 有细心的人发现, 各省 GDP 总量之和高于全国 GDP, 为此网络上热议不断。 在我看来, 这种数据相差较多的情况与很多历史因素有关, 有些有待改变和解决, 有些则难以避免。 具体来说, 我认为原因如下:
跨区域经济活动导致数据重复统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 经济活动在区域内交叉发生, 加上统计模式的精确度不够, 从而出现一个经济活动, 两个省份重复统计的情况,这种情况很难避免。 比如说, 某企业的总部在北京, 因此北京会报送其产值, 但所在地湖北也会统计其产值, 这就造成了重复统计。
企业与政府串通作假导致数据不准确。 具体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 企业上报数据时, 由于我国企业统计数据与税收挂钩, 而我国税收征管体系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部分企业为了偷税漏税, 会进行数据作假, 出现所谓的 “企业两本账” 的问题。 其二,政府部门为了完成节能降耗和 GDP 考核两类指标, 也会在核算时给数据注水, 所以公布的数据未必完全真实。
第三, 数据获取能力有限。 目前,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着巨大的漏洞, 对经济活动的监控不够, 数据获取能力有限。 在消费类、 服务类的数据信息获取上, 与真实情况存在着巨大偏差。 比如, 部分年份官方公布的房价数据, 涨幅往往只有几个百分点, 而公众感受到的数据却至少有几十个百分点。 这未必是官方故意为之, 而是数据来源确实有一定问题。
想要解决地区与全国数据不衔接这一情况, 我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方面, 避免数据造假, 在加强宣传, 强化职业道德的同时, 政府需推行互联网官方报送, 由企业直接上网上报数据。 统计部门也加强数据评审, 对于不法行为进行着重曝光与监管。 另一方面, 优化 GDP 核算制度, 坚持真实准确、 规范统一、 公开透明的原则, 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工作, 组织各省统计局制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制定和规范统一核算工作流程, 开展统一核算。
我相信在各个部门一系列的努力之下, 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将实现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衔接, 使地区生产总值的汇总数与国内生产总值的误差将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