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将更好地走向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我国申遗工作捷报频传。截至目前,我国有44 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新时代中华文化生机勃发、气象万千,向世界展示着东方文明古国的充沛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
【政策理论】
1.背景
春节历史可追溯至殷商时期,那时主要是祭神祭祖活动,后逐渐演化为集庆祝、祈福、团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历经数千年传承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春节期间的写春联、剪窗花、办年货、祭祀仪式等习俗,以及年夜饭、拜年祝福等活动,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观,如家庭伦理、历史伦理、社会伦理、自然伦理等,还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理念。
春节的国际化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随着中国农历的传播,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等也开始庆祝农历新年,如今,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其已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文化现象。从东方到西方,从北半球到南半球,春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广泛传播,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春节视为法定节假日,如联合国大会第78 届会议将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使其成为世界普遍接受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需满足文化代表性、历史悠久、活态传承、濒危性等标准,而春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传承历史和在现代社会中的活跃表现,完全契合这些标准,对其进行申遗保护,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春节习俗和文化内涵在现代生活中面临着被淡化或遗忘的风险,需要通过申遗等方式,提高人们对春节文化保护的全民自觉,加强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让其在代代守护、薪火相传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2.意义
(1)增强文化自信。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申遗成功是对春节深厚文化底蕴的高度认可,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让人们更加自豪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促进传承发展。申遗成功使春节的传承与保护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将激励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和传承春节的各种习俗、技艺和文化内涵,确保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3)激励创新探索。在申遗的推动下,春节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融入现代元素和新的表现形式,如线上线下结合的“云拜年”“国潮春节市集”等,满足了不同群体尤其是年轻人的文化需求,使春节文化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4)扩大国际可见度。春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显著提高了春节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了解,让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5)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春节所蕴含的和平、和睦、和谐等价值理念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如楹联习俗、年画、舞龙舞狮等,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了中国色彩。通过春节这一桥梁,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能够更好地相互了解、相互欣赏,促进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对策
(1)深入研究与挖掘本土文化传统。一方面要鼓励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传统节日的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价值。设立专项研究课题,资助学术著作出版;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其他国家的传统节日进行对比研究和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借鉴。
(2)传统技艺保护。对传统节日相关的手工艺人给予扶持,如提供技艺培训、工作场地、销售渠道等支持;对传统节日相关的技艺进行记录,包括制作过程、工具、传承脉络等。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建立档案,方便后人学习和研究。
(3)推广与创新文化活动。在传统节日期间,由政府或社会组织举办大型、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节日庆典;结合现代科技和创意理念对传统节日进行创新。比如,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人们体验古代春节的祭祀仪式;开发传统节日主题的手机游戏,如以七夕节为背景的恋爱养成游戏,让年轻人在娱乐中了解传统节日。
(4)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家庭是传统节日传承的基础单元。长辈可以在节日期间向晚辈传授节日习俗的意义和做法;将传统节日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编写相关教材,开设专门课程,从小学到中学系统地介绍传统节日的历史、习俗、传说等知识;利用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举办传统节日主题展览、讲座。
(5)政策法规强保障。一方面要求政府应制定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将传统节日的保护纳入其中。明确规定传统节日的定义、范围、保护原则和责任主体;另一方面要出台鼓励传统节日活动开展的政策,如对举办传统节日庆典的社区、组织给予资金补贴或税
收优惠。同时,支持传统节日相关产业的发展,像传统节日手工艺品制作工坊等,推动传统 节日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