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教师备考资料

首页 >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资料

2021宁夏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二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十)

华图教师 | 2020-12-21 14:49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儿童在某一时期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不小心撞倒了椅子,会小心翼翼地把椅子扶起来,并且摸着椅子自言自语:“不痛不痛,伤口快好”;打碎了杯子,会可怜兮兮地问妈妈:“妈妈,杯子死掉了吗?”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阶段的儿童更可能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

  2.学生的品德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顶端是(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D.道德信念

  3.学生回答选择题时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 )。

  A.识记B.保持

  C.再认D.回忆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 )。

  A.也是中等B.不利

  C.关系不大D.较有利

  5.品德的核心是( )。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D.道德认知

  6.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手势或表情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添无穷的勇气,取得显著的进步,这属于( )。

  A.印象B.共鸣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D.移情效应

  7.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是( )。

  A.原型B.定势

  C.迁移D.原型启发

  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 )。

  A.详细化B.规范化

  C.细化D.具体化

  9.哲学家卡希尔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 )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系统B.语言

  C.言语D.概念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

  A.在学校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B.所有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C.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D.其他教育工作者

  【参考答案】

  1.D

  【解析】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成人)。其中,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1)早期的符号功能。(2)自我中心性。(3)思维的片面性。(4)泛灵论,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5)不能进行可逆运算。(6)守恒概念没有形成。(7)集体独白。题干描述符合泛灵论,属于前运算阶段。故本题选D。

  2.D

  【解析】学生的品德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底面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构成,顶端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合金”——道德信仰。当的道德认识和相应的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活动的基础上相结合,相共鸣,便会构成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品德。德育就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较终达到形成信仰的境界。题干中,D选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C

  【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就叫再认。学生在做选择题的时候,相关知识点会以选项的形式再次呈现出来,然后辨认出正确选项,这种情形属于再认。故本题选C。

  4.D

  【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动机较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来讲,较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所以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较有利。故本题选D。

  5.D

  【解析】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其中,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品德的核心。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故本题选D。

  6.C

  【解析】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题中老师的眼神、手势和表情使学生受到鼓舞,取得进步,是教师期望产生的效果,属于罗森塔尔效应。共鸣效应物理学上也叫共振,是指一个物体振动时,另一个物体也随之振动的现象。另一层意思是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心理学中把那种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有关的人或事物上的现象称为“移情效应”。故本题选C。

  7.B

  【解析】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题中受过去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是定势。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故本题选B。

  8.D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许多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相关条文的具体化。但师德规范不是强制性的法律,而是教师行业性的纪律,是倡导性的要求,同时具有广泛性、针对性和现实性。故本题选D。

  9.B

  【解析】卡希尔在其代表作《人论》中强调,“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由符号形成的,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又都形成了文化。这个符号由多种成分构成,如语言、宗教、历史。故本题选B。

  10.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