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易混易错知识点
(一) GDP: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二)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是反映居民生活必需品零售价格变化趋势的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说来当 CPI>3%的增幅时, 是通货膨胀;当 CPI>5%的增幅时, 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三) 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 主要目的是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
PPI 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 CPI 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
(四) 基尼系数: 国际上用来综合考查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最大为 “1”, 最小等于 “0”; 通常把 0 4 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 “警戒线”。
(五) 恩格尔系数: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 总支出金额×100%。
(六) 替代品: 两种产品存在相互竞争的销售关系, 即一种产品销售的增加会减少另一种产品的潜在销售量, 反之亦然。 如牛肉和羊肉、 洗衣粉和洗衣液。
(七) 互补品: 两种商品必须互相配合, 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 即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 如汽车和汽油、 钢笔和墨水。
(八) 边际成本: 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即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与总产量有关。 随着产量的增加, 边际成本会先减少,后增加。
(九) 机会成本: 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 而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 如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十) 沉没成本: 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 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 改变的成本。 如 “覆水难收”。
(十一) 可变成本: 又称变动成本, 是指在总成本中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动的成本项目, 主要是原材料、 燃料、 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值, 当一定期间的产量增大时, 原材料、 燃料、 动力的消耗会按比例相应增多, 所发生的成本也会按比例增大, 故称为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等于总成本减固定成本。
(十二) 固定成本: 又称固定费用, 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 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十三)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 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如 “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十四) 负外部效应: 未能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 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成本。 如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十五) 羊群效应: 羊群只是一味地跟着前面的羊, 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经济学里经常用 “羊群效应” 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
(十六) 口红效应: 也称 “低价产品偏爱趋势”。 通常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为了弥补自己的消费欲望, 会购买一些 “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如口红。
(十七) 棘轮效应: 人们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具有不可逆性, 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 但不易于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 如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十八) 示范效应: 人们的消费行为不但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而且受其他人 (主要是那些收入与其相近的人) 的消费行为的影响。 这些人的行为具有示范效应。 如旅游者影响旅游地。
二、 易错诊断
涉及经济名词的考法较简单, 需要将各指标对应表示的内容即可, 但是要注意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这两个指标经常打乱了对应表示的内容, 所以一定要对所有常考的经济名词熟悉。
三、 经典例题
(单选) 下列经济指标与衡量对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赤字率———财政风险
B、 恩格尔系数———收入分配差距
C、 基尼系数———居民生活水平
D、 生产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本题考查经济名词。
第二步, 财政风险是指政府不适当的财政活动或财政行为 (作为事件) 给政府本身, 给政府进一步的财政活动以及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潜在危害的可能性。 财政赤字 (即透支额度) 越大潜在危害越大, 当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就会影响政府进一步的财政活动, 赤字率即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比重越大潜在风险越大, 它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欧盟设立的赤字率警戒线为 3%)。
因此, 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 用来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恩格系数越低, 反映居民生活水平越高, 恩格系数越高, 反映居民生活水平越低。
C 项: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 1922 年提出的, 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越大, 说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 国际警戒线线是 0.4。 居民生活水平是通过恩格尔系数进行衡量的。
D 项: 生产者物价指数 (PPI) 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需采购品的物价状况, 包括了原料、 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等三个生产阶段的物价资讯, 它是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之先声。 货币供应量亦称货币存量, 是指某一时点流通中的货币量。 二者无关, 对应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