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行测

首页 > 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

2025国考行测常识易混易错知识点:诸子百家

华图教育 | 2024-10-22 17:00

收藏

  一、 易混易错知识点

  (一) 儒家

  1孔子

  (1) 思想: “礼” “仁” “中庸” “和”、 重义轻利、 “君君臣臣” “三纲五常”。

  (2) 典故: 孔子读 《易》, 韦编三绝。 韦: 熟牛皮; 韦编: 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 意思是孔子为读 《周易》 而多次翻断了编竹简的牛皮带子。 经常用来比喻读书勤奋。

  (3) 名言: 孔子最早采用因材施教。 提出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同时还必须 “学以致用”。 提倡 “有教无类”, 创办私学。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即教师应在学生认真思考, 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启发和开导。

  (4) 著作:

  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诗经》 约成书于春秋中期, 又称诗三百,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内容风、雅、 颂; 表现手法: 赋、 比、 兴。 十二生肖最早的记载见于 《诗经》。

  《春秋》 是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 相传为孔子修订。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 以时间为中心, 按年、 月、 日编排史实, 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如 《春秋》 《资治通鉴》。

  常识判断易混淆知识点

  《易经》 春秋时期著作, 反映出二进制的思想, 开始出现组合数学的萌芽。

  《尚书》 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总集。

  《楚辞》 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主要作者是屈原。

  《离骚》 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论语》 孔子的弟子作, 记叙其言行。

  《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论语·里仁》: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忠恕之道是孔子及儒家的重要思想。

  《论语·阳货》: “子曰: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意思是人在刚出生时, 本性都是善良的, 性情也很相近。 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 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2.孟子

  (1) 思想: 性善论、 仁政、 民贵君轻、 阶级。

  (2) 名言: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易其田畴, 薄其税敛, 民可使富也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尽心下》: 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

  《孟子·公孙丑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荀子

  (1) 思想: 性恶论/ 人定胜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 名言: “天行有常, 不以尧存, 不以桀亡”。

  (3) 著作: 《荀子》 是战国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 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 政治和经济思想。 《劝学》 是 《荀子》 一书的首篇, 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 意义、 态度和方法。 《劝学》 名句: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第四章 文史

  4.道家

  (1) 老子

  “道”、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老子》 ( 《道德经》 )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

  (2) 庄子

  相对主义和绝对精神自由, 以幻想形象暗示难以捉摸的人生哲理, 带有象征意味。
相关成语: 鹏程万里、 庖丁解牛、 庄生梦蝶。“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 出自 《庄子·内篇·大宗师》, 主张 “清静无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不谴是非, 以与世俗处”。

  5.墨家

  (1) 思想

  兼爱、 非攻。 “兼相爱, 交相利”。

  (2) 著作

  《墨经》 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力学、 光学、 几何学、 工程技术知识和现代物理学、 数学的基本要素。 初中物理还介绍了墨经中的小孔成像的记载。

  《墨子·鲁问》 记载: “凡入国, 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 则语之尚贤、 尚同;国家贫, 则语之节用、 节葬; 国家喜音湛湎, 则语之非乐、 非命; 国家淫僻无礼, 则语之尊天、 事鬼; 国家务夺侵凌, 即语之兼爱、 非攻”。摩顶放踵利天下: 孟子评论墨子一贯主张 “兼爱”, 为了给天下人谋利益, 不辞辛苦, 四处奔走。

  6.法家

  (1) 思想

  进化的历史观; 主张法术势兼用的法治; 加强中央集权、 富国强兵的一系列政策。

  (2) 著作

  《韩非子·有度》: 刑过不避大臣, 赏善不遗匹夫。 大意: 惩罚罪过不避让大臣,赏赐善行不遗忘百姓。 郭沫若在 《十批判书》 中写道: “孟文的犀利, 庄文的恣肆, 荀文的浑厚, 韩文的俊俏, 单拿文章来讲, 实在各有千秋”。

  7.医家

  (1) 扁鹊

  战国时期医学家, 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 首创 “望闻问切” 四诊法。

  (2) 杏林

  杏林是中医界代称。 三国时庐山有名医董奉, 医术精湛, 有起死回生之术。 他看病不收报酬, 但要求: 凡重病被治好了, 要在他园子栽 5 棵杏树, 轻病被治好则栽种 1 棵, 用卖杏的钱救济灾民。 后来人们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人时, 用 “杏林春暖”“誉满杏林” “杏林高手” 来形容。

  兵家

  《孙子兵法》: 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兵书。“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用战也胜, 久则钝兵挫锐, 攻城则力屈,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二、 易错诊断

  诸子百家中各家代表思想是高频考点, 大部分时候大家有个做题思维就是在选项中直接找关键词, 对应法家学派就找 “法” 字眼的选项, 但是有时候是需要理解选项的本意才能确定它的定位到底是哪一家的思想。

  三、 经典例题

  (单选) 先秦时期, 诸子百家提出了各种治国的主张。 下列观点属于法家政治思想的是:

  A、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B、 境内之民, 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为勇者尽之于军

  C、凡入国, 必择务而从事焉

  D、 易其田畴, 薄其税敛, 民可使富也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本题考查诸子百家。

  第四章 文史

  第二步,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提倡法制, 主张变法革新, 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代表人物有商鞅、 韩非、 李斯等。 “境内之民, 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为勇者尽之于军” 出自《韩非子》, 意为国内民众的言论都必须遵循法令, 一切勇力都用到从军打仗上, 属于法家的政治思想。

  因此, 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 出自 《道德经》, 属于道家思想。 意为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 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 化育万物; 上天依据于大 “道” 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 大 “道” 则依据自然之性, 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C 项: 出自 《墨子》, 属于墨家思想。 意为凡是到了一个国家, 必须选择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D 项: 出自 《孟子》, 属于儒家思想。 意为治理好他们的田地, 减轻他们的徭役和赋税, 就能够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