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面试

首页 > 宁夏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面试

2025宁夏公务员面试热点:六尺窄巷蕴含治理大智慧

华图教育 | 2025-04-09 09:11

收藏

  【热点链接】

  近年来,安徽桐城市深入挖掘“六尺巷”典故蕴含的文化内涵,探索推行“六尺巷工作法”,走出一条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基层治理之路。

  云南各地也积极学习借鉴“六尺巷工作法”,镇雄人民法院泼机中心人民法庭法官巧用“六尺巷”典故,成功化解了一起因院墙修建引发的邻里纠纷;保山市昌宁县公安局漭水派出所民警巧用“六尺巷”典故,及时化解一起邻里纠纷,避免了一起恶性事故,书写了一段和谐邻里关系的佳话。面对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红河州元阳县嘎娘乡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行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三治融合”模式,发挥“1+1+1>3”的治理效能,共治共建村庄“六尺巷”,畅通一条“幸福路”。

  【政策理论】

  1.背景

  “六尺巷”很窄,是一条长约100 米的狭窄巷道,宽度只有“六尺”,相当于2 米,三人并行都显得有些拥挤。“六尺巷”又很宽,这条巷子所代表的“谦和礼让”“和为贵”的理念至今影响世人。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得名于一则动人的礼让故事。清代康熙年间,南墙边是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府第,北墙边是地方望族吴氏的宅第,两家为宅基地发生争讼,张家人给张英写信求助。张英并不赞同家人争夺地界,遂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收到回信后,张家人豁然醒悟,主动退让三尺,邻居深受触动,亦退让三尺。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桐城市考察时,专程来到六尺巷参观,强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礼之用,和为贵”的处世之道。互退三尺而成的六尺巷,蕴含着礼让和谐、亲仁善邻的文化传统,对解决当代社会治理问题也有重要价值。紧密结合新时代社会治理实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讲求礼让、以和为贵等传统美德,一定能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2.意义

  (1)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解纷智慧。“让”是方式,“和”是目标。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将桐城历史典故“六尺巷”折射出的文化内涵与和谐司法理念融合起来。经过对实践经验的梳理、融合和归纳,注入“谦和礼让”“和为贵”理念的“六尺巷工作法”逐步形成。有效引导矛盾双方互相礼让,做到进而有度,不得寸进尺;退而有节,不委曲求全。工作法具体分为“听、辨、劝、借、让、和”6 个步骤,层层递进、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

  完整高效的调解闭环。每一步自始至终贯穿着情、理、法,最终通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2)多元联动汇聚调解合力。基层矛盾纠纷具有利益主体多、矛盾复杂化、问题多元化等特点,形成联动合力对于矛盾化解有着重要作用。桐城市成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整合群众来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和“N”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资源力量,推行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其中,“借”是重要一环,即借助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高效化解矛盾——在市级层面,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打造融合立案信访受理、法律咨询、社会调解、行政调解、心理咨询、速裁快审及数据分析研判等多功能的矛盾纠纷化解“超市”。在镇村综治中心全面设置“六尺巷调解工作室”,形成警民联调、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行业调解“五调联动”。

  (3)完善基层自治,推动形成礼让和谐的良好民风。“六尺巷”文化在桐城市基层治理中不断生根开花结果,融入群众说事会、村规民约、积分制度,形成以“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为内涵的基层自治之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运用“六尺巷工作法”,由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乡贤、“五老”、群众代表、法律明白人等组成的群众说事会,引导村民有事谦和礼让敞开说、遇事明理多协商,众人的事众人商量,推动形成礼让和谐的良好民风。以“六尺巷”文化为切入点,全面推行基层治理积分制,将平安建设、见义勇为、移风易俗、笃守孝道、互帮互助、邻里和睦等作为正向积分,设立积分超市。积分可兑换7 类22 项公共服务政策福利,激励引导群众以善行、仁爱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自觉养成向上向善的行为习惯。

  3.对策

  (1)突出党建引领,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以“微网格、精治理”为抓手,创新“党小组+六尺巷调解室”阵地网格治理模式,构建以镇党委为“轴心”,镇村组三级联管、联动、联享的基层治理体系,以及“党支部+网格长+网格员”的“层级式”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网格化基层治理和基层党组织的互融互促。

  (2)突出源头治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积极践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以网格为单位,创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网,打造集来访、接待、受理闭环于一体的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对网格内反映的各类诉求事项实行无差别、兜底式受理,快速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小事不出网、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3)突出德治教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道德内涵融入村规民约,以制度准则规范群众行为。坚持把践行“六尺巷”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作为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及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评选的重要内容,强化道德引领。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效组建起乡村治理服务的“集体作战”力量。组建理论宣讲服务队,开展“小板凳”微宣讲活动,走到田间地头、村民家中、村头巷尾,

  以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党的理论政策、移风易俗知识、文明新风尚,塑造美丽、文明、和谐的乡村风气。充分发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婆媳、文明家庭等榜样。打造“党群议事长廊”“议事亭”等议事阵地,用好“党小组会”“村民议事会”等平台传达“政声”、解答“民惑”、记录“民声”、汇聚“民智”,形成组织引导、全员参与的良性互动氛围。

  【知识运用】

  1.“六尺巷工作法”是基层治理中的一次重要探索,对于基层难题治理有良好作用,你怎么看?

  2.你社区拟举行一次以“六尺巷里暖民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作为社区负责人,你将如何筹备?

  3.村民老王家在装修自己的房子,但是在挖掘机正要拆除院墙的时候遭遇了邻居老张的阻拦,他认为老王不打招呼私自占了他家的地。你是村党支部书记,听到消息后,你将如何处理?

  【评分要点】

  1.【评分要点】

  (1)能够简述“六尺巷工作法”的背景含义。

  (2)能够阐述其对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借用传统智慧,情理结合,营造和谐氛围;形成多元合力推进纠纷的源头解决;发挥德化作用,引导群众向善,共建良好风气。

  (3)能够围绕“六尺巷工作法”谈深化的对策建议,或谈基层治理启示。①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与网格管理融合。②突出源头治理,创建各类化解平台,打造闭环式化解纠纷工作机制。③注重德化教育引导,突出谦让和谐的风气引领,以化解难题、促和谐为目标。

  2.【评分要点】

  (1)简要谈及“六尺巷工作法”的含义和意义。

  (2)活动形式多样新颖,围绕社区纠纷治理方式创新,社区和谐氛围倡导活动,传统道德宣传等方面展开。如以“六尺巷”为题切入,宣传传统道德,与当地特色文化典故结合,在社区通过宣传栏、宣传片、主题演讲、故事会等方式来宣传。针对社区纠纷治理,可成立“六尺巷”工作室、社区调解室、议事厅等,化解基层纠纷。针对和谐氛围倡导,可开展围绕传统文化道德的故事剧、亲子活动、道德评选等活动,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社区开办积分超市,积分可兑换社区公共服务政策福利,激励引导群众以善行、仁爱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自觉养成向上向善的行为习惯。

  3.【评分要点】

  (1)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避免事态升级,做好治安、医疗的预案准备,以防事态升级。

  (2)处理邻里纠纷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及时疏散围观群众,并做好后期告知宣传工作。②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说明和具体诉求,调查清楚事实。③以劝和为目标,引导双方互相谦让,讲事实,摆道理,依法依规解决问题,兼顾双方利益。④在后期工作中,加强对同类问题处理情况的公示,强化邻里和谐氛围建设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