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一场关乎民生福祉的就业帮扶行动正在全国范围内火热开展。2025 年“春风行动”自1月中旬启动,将持续至3月中旬,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为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致力于解决就业难题,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1.广泛动员,多部门协同合作
此次“春风行动”由人社部门牵头,联合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工会、团委、妇联、民航、铁路等多部门共同举办。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形成强大合力。例如,人社部门积极归集就业岗位、组织招聘活动;交通运输部门保障农民工返乡返岗的出行顺畅,提供“点对点、一站式”运输服务;工会、妇联等组织则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就业指导、权益维护等服务,全方位满足求职者的需求。
2.密集组织招聘活动,提供丰富岗位选择
各地纷纷组织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为求职者提供海量就业岗位。河南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在2月8日于开封市启动“春风行动”,活动现场省内外300多家用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全省各地同步开展,截至目前已组织“春风行动”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386 场,提供就业岗位62.19万个,计划组织专场招聘活动共计3000 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万个。在许昌市的专场招聘会现场,来自生产制造业、建筑业、信息化服务业等100多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近6000 个,满足不同就业群体的求职需求。
江苏省线上线下相结合,将举办各类求职招聘活动3000 场,发布不少于100 万个就业岗位。在其“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省市区三级联动新春专场招聘会上,推出访民情摸底数、入企业拓岗位、推送服务信息、线上线下联动招聘等服务举措,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这些招聘活动不仅有传统的现场招聘会,还充分利用网络直播技术,开展直播带岗活动。如哈尔滨市联动九区、九县(市)就业部门举办2025 年哈尔滨市春风行动专项招聘会启动仪式,20 个直播间同步开启,面向农民工就业集中领域,归集各辖区内建筑、维修、家政、物流等传统就业岗位,拓展一批匹配农村劳动者技能水平的岗位,通过直播间推广招聘信息,吸引更多求职者在线投递简历。
3.深化劳务协作,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各地积极深化劳务协作,建立长效机制。鸡西市强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精准组织、长效稳岗工作机制,以市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合作服务中心和驻北京联络中心为桥梁纽带,发动全市66 家劳务工作站、21 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商会协会、企业和劳务中介机构,多渠道收集用工岗位,为农村劳动力开辟多元务工方向。
绥化市举办2025 年“春暖农民工”点对点输出促就业活动,全面摸排农民工外出就业意愿,不断深化劳务协作,积极组织本地务工人员前往宁波、台州等江浙沪地区外出务工。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和对口帮扶的广东省廉江市依托粤桂劳务协作机制,通过“点对点”劳务输出服务、专场招聘会、直播带岗等多种举措,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帮助务工人员陆续赴粤返岗工作。
4.推出系列暖心服务,关注特殊群体
在“春风行动”中,各地还推出一系列暖心服务,关注特殊群体。齐齐哈尔市积极开展务工人员返乡返岗情况摸排,采取“公路+铁路”联运方式,包车包厢精准提供“点对点、一站式”出行服务,截至目前,全省合计包车包厢运送2441 名农民工返乡返岗。佳木斯市发布《致全市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聚焦农民工群体就业、创业、培训、维权等多样化需求,提供相关事项服务热线电话以及线上服务二维码,倾情解决农民工急难愁盼问题,实现春节期间人社就业服务“不打烊”。同时,精准摸排培训需求,组织开设电焊、低压电工、家政服务员等技能培训班,吸引100 余名农民工参加培训。
云南省昭通市举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集中输送欢送仪式,3000 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免费乘坐返岗直通大巴车前往福建、广东、江苏等地返岗就业。此外,各地还加强对农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职业指导,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帮扶,对春节期间仍坚守工作岗位的农民工组织“送温暖”活动,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025 年“春风行动”通过一系列举措,切实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优质服务,帮助群众实现稳岗就业,增加收入。随着活动的持续推进,相信将有更多人在这场“春风”中找到心仪的工作,开启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也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理论】
1.背景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如部分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面临人才短缺,而传统行业又存在一定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亟待解决。同时,春节前后是劳动者换岗流动高峰期和企业开工复产关键期,在这个时间节点开展“春风行动”,对于稳定就业局势、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意义
1.促进就业。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以及其他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劳动者搭建桥梁,提供就业岗位信息,促进劳动力和岗位的有效匹配,推动就业市场的活跃,缓解就业压力。
2.推动经济复苏。通过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助力企业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稳定的就业也能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3.助力民生保障。对于农村劳动者尤其是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来说,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来源,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4.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归集不同类型的就业岗位,引导劳动力向新兴领域、服务类需求岗位以及就地就近岗位流动,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
3.挑战
1.岗位与求职者匹配度问题:部分岗位的要求与求职者的技能、学历、就业意愿等存在不匹配的情况。例如一些新兴行业的高端岗位对专业技能要求高,而求职者可能缺乏相关技能;一些传统岗位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无法满足求职者期望。
2.政策落实与长效机制建立过程中存在问题:虽然活动提供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申请流程繁琐等问题,导致部分符合条件的人员无法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活动结束后,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持续保障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是挑战之一。
3.市场预期与实际效果存在差异:活动中企业和求职者对就业市场的预期可能存在差异,企业期望招聘到高素质、稳定性强的员工,而求职者希望获得高薪资、良好发展空间的工作,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招聘效果不尽如人意。
4.对策
1.加强岗位与求职者匹配度。在归集岗位时,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对岗位进行详细分析和分类;同时,精准掌握求职者的技能水平、就业意向等信息,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岗位与求职者的精准匹配推荐。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升求职者的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缩小供需差距。
2.完善政策落实与长效机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就业扶持政策,简化申请流程,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可及性。建立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对活动中达成就业意向和已就业的人员进行跟踪回访,及时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活动结束后,持续关注就业市场动态,建立常态化的就业服务机制,保障就业市场的稳定。
3.引导市场预期。加强对企业和求职者的引导,通过举办就业指导讲座、企业宣讲会等活动,让企业和求职者充分了解市场形势和对方需求,合理调整自身预期。鼓励企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和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吸引求职者;引导求职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注重自身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规划。
【知识运用】
1.2025 年“春风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旨在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复苏。但在活动中,有人认为该行动只是短期的应急举措,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对此,你怎么看?
2.领导让你负责在本地组织一场“春风行动”招聘会,你会如何策划和组织,以确保活动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参与,为求职者提供更丰富且匹配的岗位信息?
3.你是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在“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一位求职者抱怨岗位薪资低、发展空间小,与自己预期相差甚远,情绪激动,你会如何劝说他?请现场模拟。
4.在“春风行动”劳务协作过程中,出现了输出地和输入地对劳动者技能需求和培训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导致部分劳动者就业后无法达到岗位要求,作为相关负责人,你会如何解决?